只有真正地走近学生,与学生交流,才能够理解学生的真实需求,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。
她是yl12311线路检测新版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教师沈雪蓓,也是贵州省“金师”,她的课程多次获批贵州省“金课”,而这些是她在探索教育道路上的见证。
爱,是教育的起点
“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讲的,要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一门有温度的课程,我觉得老师首先就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,要让有温度的人来讲有温度的课程,去温暖那些需要温暖的人,让他们在面对生活的时候心中充满阳光”,面对思想政治课程,沈雪蓓是这样认为的。
习近平总书记说“要让有信仰的人去讲信仰,让有理想的人去讲理想”,只有自己是一个热爱生活,拥有正能量的人,才能给别人带去阳光和温暖。沈雪蓓真的,因为这样,她能够与学生产生共情,大家才能够在互帮互助中共同成长。
“成绩只是评判一个人成才过程当中的其中一个方面,我更希望我的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”,沈雪蓓在日常与学生交流中,她经常给予学生们鼓励,希望学生们能够走出课堂去学习,去探索挖掘更多书本以外的知识。
沈雪蓓将热爱生活的光洒进了学生们的心里,带动了很多学生。她的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乐此不疲,不论是让学生们开展的法律咨询,心理咨询,还是鼓励学生传播优秀红色文化,传承非遗工艺等,她的学生都在不同领域上闪闪发光。沈雪蓓知道,对生活的热爱,是积极人生态度的体现,也是前行中的动力源泉。
实践教学,寓教于乐
“教育界有一句话,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”,专注于学生的教学,是要让学生们真正地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,然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才能促使学生自己去探索创造。
“我希望在课堂上能够培养同学们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现象,分析问题,到最后去解决问题的这样一种能力”沈雪蓓说,这也决定了在她的课堂上不只是理论知识的讲授,她要成为学生们自我学习的引路人。
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,沈雪蓓采用翻转式课堂、提问式教学等方法,将课堂从“老师讲什么”,到学生们自己去探求“我要学什么”,将知识的获取,从“老师传授”,到学生们自己在实践中“亲身体验”。
沈雪蓓鼓励学生们要带着理论知识,要走进社会,走进家乡,走向基层。她的学生们发现,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的这种立场观点和方法,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去分析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,分析这些矛盾......于是学习兴趣开始萌发,对知识产生了学习的欲望。
沈雪蓓的学生在学习了系统的课程之后,走出课堂,在地方上的作为得到了当地群众的认可。她的学生通过走进基层,服务基层、建设基层,将所学到的知识理论运用到现实发展中,她的学生口碑特别地好。
在沈雪蓓看来“师者,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”字字千钧,作为一名教师,她有着自己的“道”,并且她乐于传道,所以她也在不断地学习,和学生们在教学相长共同进步。她乐此不疲地向学生们传道,学生们乐此不疲地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力学笃行。
生生不息,爱的延续
在沈雪蓓的教育世界里,爱的传递如同涓涓细流,汇聚成生生不息的江河。她坚信,教育的真谛不在于让学生简单地堆砌知识,而在于点燃他们内心的火焰,使之成为能够照亮他人、温暖社会的光芒。
沈雪蓓,这位充满爱与责任的师者,她很重视文化的传承。她不仅给学生展示她所看到的珍贵非遗工艺与红色文化,更用心引导学生们意识到这些文化瑰宝的价值与意义,鼓励他们成为文化的守护者与传播者。在她的影响下,已经有学生在青春洋溢的大四之年,毅然踏上了非遗传承的道路,用行动诠释了对文化的尊重与热爱。
在教育这片沃土上,沈雪蓓以爱为犁,深耕细作。她不仅传授知识,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,引导他们将所学应用于实践,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送去温暖与希望。在她的引领下,学生们纷纷走出校园,投身社会实践,用实际行动践行着“爱的传递”。
这份爱,在学生们之间形成了良性的循环。他们不仅自己找到了人生的方向与目标,更将这份正能量传递给周围的人,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学弟学妹加入到社会实践的行列中来。从普法宣传到家乡建设,从传承行动到教育帮扶,他们的身影遍布各个角落,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着爱的篇章。
沈雪蓓常说:“教育的最终目的,是让爱与希望生生不息。”在她看来,学生们所做的每一份努力、每一点贡献,都是对这份爱与希望的最好诠释。而这种正能量的传递与延续,无疑是对“志同道合”最生动的注解。在她的引领下,爱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每个人的心田,让这个世界因爱而更加美好。
作者:梁云
来源:中国教育在线
【责任编辑】一审:刘彦含
二审:贺电
三审:许晓璐